◎須文蔚(臺師大文學院院長)
楊牧老師曾經說過:「傳統非繼承便能贏得;如果你想得到它,你還必須通過心智的努力始能獲取。」楊牧詩獎的選拔,就是要找出能夠承繼楊牧先生重視傳統,但力求在語言、敘事與結構上獨特與創新的精神。
四位評審確實在評選上,有著迥異的側重。楊小濱看重作品的語言使用,希望創作者的詩語言能擺脫陳腐和過多的修飾,並突顯個人風格。陳育虹也重視語言的質地,作品內容要有層次感,在書寫主題下要有創作者自身的核心思想。楊澤顯然重視題材與社會關懷,希望創作者有與他者對話的企圖。我則強調,楊牧的創作觀首重抱負,因此希望選出在形式與內容表現上均衡的作品。
《決鬥那天》受到評審一致的肯定,作者一直求新求變,特別在語言運用上,技法純熟,充滿靈巧的變化,不會太執著於事物的描述,而能跳躍在情感與景物之上,相較於其他作者,顯得詩藝老練。整本詩集以抒情為主,在多元性別議題的切入角度上,敏銳獨特,呈現出生動的人物與情感關係。
《不日城》則有著浪漫的書寫特色,詩人以幽默語彙,精彩的警句,展現其創作自覺。作者有不少向前輩詩人致敬的作品,或是取材文學經典,看得出承繼傳統的用心,如能展現更多自我的觀點,相信會具有特色。
相較於多數作品縈繞在內心對話,性別議題,或個人情愛。《盤旋》則較能與他者對話,許多作品都深刻描寫了國際情勢或社會議題,展現作者的社會關懷,以及閱讀和看電影的心得,因此也就顯得特別秀異。
正因為評審過程,其實是複雜的辯論與妥協,遺珠之憾,往往發生在題材與優選作品近似。因此,欣喜選出多樣主題,語言風格不同的三部作品,也期待其他參賽者耐心修改,以待來年?
【第十一屆楊牧文學獎】得獎名單
▎楊牧詩獎
• 鐘梓豪 (沈央)《盤旋》
• 陳柏煜《決鬥那天》
• 陳冠銘(安骯) 《不日城》
▎青春組-詩創作
• 李安秞-臺中一中:〈深海的風景〉、〈雨季的影院〉
• 李予馨-松山高中〈藍髮公主〉、〈失意火車三分之二〉
• 陳彥妤-馬公高中:〈溫室〉、〈自私〉
▎青春組-詩評論
• 陳可欣-彰化女中:〈所謂記憶之潮──論楊牧〈故事〉〉
• 郭至善-慈濟高中:〈哀之舞——論楊牧詩集〈四季的十行詩〉〉
• 林宸潔-自學生:〈延陵季子掛劍-在劍影與儒風之間〉
▎楊牧研究論著獎-教師組
• 石曉楓-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從大度山到西雅圖─楊牧散文的浪漫主義行旅〉
• 陳慶元-東海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葉珊對中國古典的承繼與革創〉
▎楊牧研究論著獎-學生組
• 黃羽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抒情與敘事的辯證——楊牧「詩史」之探究》
• 林宇軒-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軌跡與陣地:台灣千禧世代詩學生態》
|第十一屆楊牧詩獎得主-陳柏煜|
詩人,翻譯者,評論者。獲選文訊雜誌「最值得期待的十位九○後寫作者」。著有詩集、散文集共五種,近作為圖文集《地下室錄音》,與藝術家郭鑒予合作。翻譯有羅伯特.哈斯詩集《夏季雪》,黃裕邦詩集《微賤》。
▣
得獎詩集《決鬥那天》
―選詩〈瀑布〉
該登場了,我還沒有準備好。
當河水通過地勢落差稱為瀑布。他們示意我繼續前進。
前方的人不知去向,後方有人等待。排隊很久才到這裡。
對了,瀑布沒有號誌燈。
綠菊花斜靠,將房間分為左上與右下的構圖。
不知道為什麼附近這麼多精品旅館。
隊伍起頭不久我聽見的,以為是吸塵器或獅子的吼叫,是瀑布的聲音。
絨的葉子。他肩背的弧線或某個細節,讓他近乎不是陌生人。
如果有一天,所有的噴水池選擇噴火。
隊伍於屋內迂迴,人們不知道自己身處何處。手機沒有訊號。
他的雙腿,剪刀一樣鋒利。
筆跡在透明資料夾後,收進黑背包。
斜眼看過來的他,是在廁所與我互相打量的男人。
廣告非常好用,記得儲存一些,放在不知所措的談話中。
紙杯不建議重複使用,但乏力的它更令人喜愛。我重複,我重複。
將一座陶瓷小便斗放進美術館,並叫它「噴泉」。同意了,他也是現成物。
把中藥包裡的每一粒粉末倒乾淨。那個男人曾這樣抖著我的領子。
廣告與紙杯不再夠用。上面的字也無法識讀。
遊樂園的水道飛車,乘坐者分成兩派:緊抓握桿與高舉雙手。
無論如何都會照相,表情管理才是重點。
凡是他留下的證物,下方都要墊上廁紙。
我不會告訴你瀑布到底是什麼樣子。
數小時前我和他對坐,一同映上落地窗,成為夜景。當時我就該曉得。
懸浮在虛空中。就像旅館走廊的緊急出口照明。
三層蛋糕。他會挖空中間,再合起來。我說過我還沒準備好嗎?
塗上油膏的地方,光澤柔和,增加了某些厚度。
瀑布就像我曾經看過的一幅畫。
畫中的教皇在王座上發出垂直線的尖叫。坐上水道飛車。
瀑布就像。
桌面的水成為漬的前一刻。
|第十一屆楊牧詩獎得主-陳冠銘(安骯)|
2001年生,畢業於臺師大心輔系,輔修文學創作學程,噴泉詩社社員。在情人節出生,生日花語是失戀,在INFJ和ENFP之間游移,什麼都喜歡什麼都會(一點點)。是多個少數族群的集合體;討厭自己,卻不能不喜歡這個世界。
▣
得獎詩集《不日城》
―選詩〈ALICE IN LONG ISLAND〉
那是第一次
假裝有兔子於是探頭樹洞
伸手採摘蝴蝶果醬
日蝕和植物性滲透
我就這樣創造了地球
神都在嫉妒我
像第一次發現秘密的孩子
坐擁一座垃圾場
恍惚是一座滿盛的花園
以為交合不過一種工業藝術
齒輪在熱吻
螺帽磨出黑血
蒸氣直立硬挺
什麼事都發生
在什麼事都沒有的時候
我走錯房間看見
一個靈魂質問但丁
「你說神也愛我嗎」
地獄是空的
沒人寫信給上帝
要我們信
我們何其幸運
身在這不幸的年代
氣泡在冰塊底下嬌喘
冰塊消融
紅色麻繩綑綁
黑色緊身皮革胸甲
摩擦無以名狀
星火炸燃因酒精濃度過高
遍體鱗傷
在玩具箱找到的只有玩具
你可以吹牛擲骰子
聲稱愛的機率
醒酒後對鏡子哭喊
「這是我最後一次對你說謊」
|第十一屆楊牧詩獎得主-鐘梓豪(沈央)|
1999年生,板橋人。畢業於臺北教育大學美術系。
企圖將藝術和知覺裝於詩中養,期盼有天能長出自由與歌。
喜歡動物,也栽種植物。願望是未來能擁有一座庭院。
光來時就曬著太陽,偷季節的閒,坐在搖椅上搖曳。
▣
得獎詩集《盤旋》
―選詩〈瓢蟲〉
曙色溫婉地撫上手腕
撥開眼瞼,瞳孔裡的光斑冒出一隻瓢蟲
我吃下一顆
猶如礦金般極度罕有的糖
褪下衣衫,一絲不苟地撐開翅鞘
瓢蟲的雙腳開始散發淡香
前調是紫蘇、義大利佛手柑與生薑
中調有印蒿、鳶尾揉和黑色無花果
再以雪松與廣藿香營造後調神秘而婆娑
我的脈搏隨即微弱鼓動
祭典之舞在火裡舌吻皮膚
摩擦鎖骨連結脖頸處,乾皺似地
魅惑,不斷低咕花圈如何零落;幽轉之詩
街道暈昏地卸下所有眼神
如我愜意,就這麼站在荒唐的人海中央
偽裝成有味道的模樣
任人們誤食我
吮咬破蜜囊
從琥珀中萃取出類似工蜂的外骨骼
掩蓋恥骨退化成尾針
螫向恐懼,俱熨出
永夜燒剩的一抹殘燼,又飄逸
吞併焚香,隱約嗅得花薰
轉向神境,土地自古謠傳一曲
仙子規訓美之本質的民歌
她說:美是克制、是崇敬索要
而要必須忍住慾望以獲得更龐大的態變
於是幼蟲折磨自己
被亮光毒死,被嫩芽翻覆,被
張著嘴的雛鳥咀嚼
一次又一次慘遭天擇變醣質;生長的芒刺
恍若金絲雀繁盛地在舌苔上繁衍下一代
蠶食太陽借生在植物身上的質子
無論美,還是不美
都只是巧言令色
是依循黑斑光合,一瞬即滅地煥發
一整面鏡花,凝視水月
而人始終無法撈出自我
醺醉、靡頹,蠢蠢欲動又欲拒還迎著這整個
無法授粉的國度;遺留已朽的盛開
令曙光沁上手腕,一抹絳紅透染
一顆一點,在漆黑的脊間復燃
人們紛紛套回糖衣,分食著彼此
衰竭的慾求仍舊
吞噬了眸裡漪滉的金星
燦爛如貪婪,貞潔如蟲。
#青紅皂白